第(1/3)页 假设她是元甜甜。 【……十二点差不多到房间,按照我平时的速度,刷牙洗脸护肤,大概花了十分钟。然后我给小乖喂了会奶……玩了会手机就睡了。不知道具体时间,但应该在一点左右……】 【一点的时候我门开着?……可能真的是太困了吧,我困的时候就容易犯迷糊。那时间也差不多……】 元甜甜不知道自己睡觉的具体时间,她可能是玩着手机玩着玩着就睡着了,那么关于关门的人有两种情况: 一是元甜甜自己迷迷糊糊地起来关上了门,因为太困了她没有印象。 二是,这门是凶手关的。 那么凶手是为什么关门呢?暂且不考虑凶手的心理,单单分析这个关门的时间点好了: 一,凶手在行凶前关的门,为了掩饰,很好理解。 二,凶手在行凶后关的门,那他为什么这么大胆敢开着门作案?不怕被人看到吗? 按理来说,最合理的当然是第一种情况,这也是他们之前讨论案子的前提,可是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了这么久,没讨论出来。 那不如换一个思路,第二种情况是真的无法做到吗? 如果要做到第二种情况,那么凶手需要达成哪些条件? 凌无忧将“关门的人的两种情况”和“关门的时间点的两种情况”在脑海里画了树状图开始各种举例和猜想,但每一种情况都有些奇怪和走到死路的地方。 随着第三轮搜证倒计时只剩下三分钟,凌无忧慢慢地在走廊上来回踱步,从203到202到201再到204,接着是203,204…… 凌无忧忽然停住了。 她看着203半掩着的门,突然把脑海里的树状图最上边的地方划出了一个分支,这是一个他们没有、也无法确认的一个大大大前提: 元甜甜真的没关门吗? …… 第(1/3)页